時間:2019/8/11 13:04:51 來源:餐飲杰 責任編輯:安迪
【摘要】 不管是剛入門的餐飲小白,還是20年的餐飲老炮,在現實的打壓下,都變得很迷茫。 曾經篤信的“爆品戰(zhàn)略、進軍商場、外賣紅利”好像統(tǒng)統(tǒng)失效了!“要不要聚焦單品、要不要做外賣、要不要進商場、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?”新年伊始,卻發(fā)現做餐飲好像突然就沒了方向。
不管是剛入門的餐飲小白,還是20年的餐飲老炮,在現實的打壓下,都變得很迷茫。
曾經篤信的“爆品戰(zhàn)略、進軍商場、外賣紅利”好像統(tǒng)統(tǒng)失效了!
“要不要聚焦單品、要不要做外賣、要不要進商場、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?”
新年伊始,卻發(fā)現做餐飲好像突然就沒了方向。
餐飲營收破4萬億,但做餐飲依舊迷茫
去年餐飲業(yè)的年營收有4.2萬億,增速卻降至9.5%,這是自2015年后增速 次下降至個位數。
也就是說,餐飲行業(yè)已經從高速增長,降至低速增長了,而且這個低速增長期還會持續(xù)2-3年。
餐飲人要知道、并主動適應這種變化。
因為5年前的新興事物,現在已經到了平臺期,比如,互聯網、商超、外賣,再加上受制于經濟大環(huán)境的影響,很多餐飲人都很迷茫,未來該往哪兒走呢?
1
聚焦單品vs去單品化
一二線城市去單品化,三四線城市聚焦單品
前幾年,餐飲行業(yè)興起一股單品潮;但,這幾年,單品品牌真正做出來的卻很少,特別是一二線城市。
很多餐飲人迷茫了,到底該不該聚焦單品呢?
我們覺得,應該分城市、分企業(yè)的階段來看。
在三四線城市,單品潮依然盛行。
長沙的某個商場里,門頭都是統(tǒng)一的“品牌名+招牌菜”的形式,如味上肉炒肉、壇宗剁椒魚頭、費大廚辣椒炒肉、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等。
這些門店,因為聚焦了爆品,客單價也因此提高了兩三成。
為什么要說分企業(yè)的階段呢?
巴奴毛肚火鍋、阿五黃河大鯉魚、費大廚辣椒炒肉等,都是企業(yè)經過了很多年的沉淀,產品得到了充分的打磨后,以及試錯之后,才出了一個引爆市場的單品。
但,很多剛出來的餐飲企業(yè),在還沒有餐飲實戰(zhàn)經驗,產品還沒有打磨過的情況下,就貿然推出一個新的單品。
這樣,就好像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,孤注一擲,風險極大。
2
外賣vs不外賣
外賣平臺成“餐廳”,商家成“廚師”
外賣抽成越來越高,外賣到底還該不該做呢?
我們先來看看,外賣的商業(yè)模式,它其實和堂食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。
堂食的模式是,商家交房租給房東,然后把產品、環(huán)境、服務都賣給顧客;
而外賣,僅僅是提供產品,平臺提供運營、配送等服務,如果把外賣比作廚師,外賣平臺就是餐廳,扣多少分成都正常。
從平臺的角度來看,所有餐廳都是提供產品的,上哪些餐廳我來挑, 初平臺需要有商家入駐,但當市場真正成熟以后,抽成多少,都是由平臺定。
并且,外賣平臺的商業(yè)模式決定了,它只能對餐企進行抽成。
但現階段的矛盾是,餐飲企業(yè)沒有明確自己的定位,認為自己還是個餐廳,賣自己的產品給顧客,跟平臺有什么關系?憑什么扣20-30%的點?
其實很正常。
美團餓了么這些外賣平臺,截至現在,仍然在持續(xù)虧損,他們的成本也很高。
所以,餐飲商家,要兩條腿走路,堂食外賣一起做,把外賣當增量市場。
如果要做外賣,就要把自己的外賣定位為產品和運營,這樣才有機會和平臺共存。
3
逃離商場vs不逃離商場
逃離更多的是抱怨,只能適應
現在,商場紅利已經結束,除了外婆家等頭部品牌出來了,后面很難再有品牌出來,很多餐飲商家都是“陪葬”,或者說是九死一生,那么逃離還是不逃離呢?
其實,餐飲商家也是很難逃離商場的。
因為逛商場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,商場依然是未來消費的主體,商場依然有流量,餐飲商家只能去適應。
所以,逃離與否,更多的還是一種抱怨,還是要面對現實,解決問題,積極適應。
4
消費升級vs消費降級
餐飲收入近4萬億,是虛高,還是顧客真正富起來了?
2018年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,已經引發(fā)了多次的熱烈討論。
其實,回到商業(yè)原點,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,餐飲行業(yè)自然是消費升級。
因為餐飲行業(yè)的產品、服務、體驗,都升級了。
以前的餐飲店,如果裝修一般,但東西好吃,消費者照樣追捧;但現在不同了,如果裝修不好,消費者壓根不會進店。
這就是餐飲行業(yè)很尷尬的地方,不消費升級沒法生存發(fā)展,消費升級的話又很難提高價格。
標準已經降不下來了,餐飲行業(yè)就只能升級。
而且,餐飲企業(yè)除了產品、服務、環(huán)境方面的升級,還要極力控制成本,回歸商業(yè)的原點,做 性價比,讓消費者花 合適的錢。
警惕餐飲泡沫!增收得回歸餐飲原點
近幾年,受資本、互聯網的影響,一大批創(chuàng)業(yè)者都涌入了餐飲行業(yè),看著很熱鬧。
誰誰誰又獲得了XX億的融資!誰誰誰火了!誰誰誰倒閉了!XX的模式多少地神奇!
鋪天蓋地的事情,攪動著餐飲業(yè),餐飲這個古老的行業(yè),一時間也被堆滿了泡沫!
其實,泡沫擠掉,回歸原點,開餐廳要增收,跟3個指標有關,消費人數、消費頻次、客單價。
1、消費人數
先看消費人數,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到餐廳消費、或點外賣,90后沒有做飯的生活習慣,這放在前幾年,可能還屬于人口紅利,但放到現在,消費人數已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。
2、消費頻次
再看消費頻次,這需要有更多的消費場景,但現在已經是全時段經營了,可挖掘的新的消費場景已經不多了。
3、客單價
后看客單價,要想增加營收,就要漲價,能漲1-2塊對快餐來說,就很不容易了。
一般來說,消費人數沒有太大的變化,要想增加營收,就要從消費頻次、客單價入手。
而在經濟好的情況下,人們的商務活動才多,消費頻次才會高;同樣,只有在經濟好的情況下,客單價高,人們的錢包才能承受。
所以,今年餐飲行業(yè)的營收提高了,從一家店的角度看,是3個指標中的哪個提高了呢?
再加上這兩年很多餐飲企業(yè)都在做品牌溢價,很有可能是客單價提高了,但我們更應該關注一個原點問題,是餐飲的原點人群真正富起來了?還是虛高?
2019年餐飲有三大新機會,要留意!
即便餐飲越來越難做了,也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企業(yè)賺到了錢,辦法總比困難多,2019年做餐飲,還有哪些新機會呢?
1
流量為王!
抖音、微信都或成“下一個餐飲流量入口”
做生意,做的就是流量的生意,做媒體是這個邏輯,做餐飲企業(yè)也是如此。
2010年,微博流行,一批餐飲企業(yè)因此走紅!
2012年,微信流行,又一批餐飲企業(yè)火了!
2013年,線下的商業(yè)綜合體流行,以外婆家為代表的一批餐飲企業(yè)又火了!
2019年,抖音、微信出了大動作!“抖音美好服務功能”開始測試!“微信附近餐廳”也開始在廣州內測!
餐飲老板們要注意抓住這2個機會,其有成為未來風口的機會。
日活2.5億的抖音,也開始測試本地生活服務,原來的抖音視頻只是視頻,現在的抖音視頻上都會帶餐飲門店的定位。
這就為品牌宣傳、運營提供了新渠道。
而微信在廣州內測“微信附近餐廳”,并且引入了微信的強關系鏈;
比如,小明在A餐廳吃飯就餐,發(fā)了狀態(tài)以后,他的朋友就能看到。
這類似于大眾點評,又不盡相同,大眾點評,是基于陌生人的口碑;而微信附近餐廳,是基于熟人口碑;
如果微信附近餐廳做起來了,它的裂變和轉化會非常驚人!
2
小吃品類大有機會!
揭秘小吃的兩大實現路徑
在經濟下行的情況,人們的收入少了,不安全感就會增加,心里想著,公司會不會倒,這個月的業(yè)績能不能完成,因此,只能節(jié)約開支。
但是,即便人們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,也還是想吃些好的。
小吃品類豐富,而且在人們的認知里花不了多少錢,這就滿足了消費者“少花錢還能吃好”的需求。
因此,小吃品類大有機會~分享2個小吃的實現路徑。
1)在餐廳里內測小吃,代表企業(yè)“阿甘鍋盔”
阿甘鍋盔這個小吃, 初是從火鍋店里分化出來的。
其創(chuàng)始人開火鍋店時,上了鍋盔這個小吃,那時經常有人開奔馳車去她的火鍋店里買鍋盔。
后來,她干脆做了個測試,把鍋盔獨立出來,后來竟然發(fā)現,賣鍋盔比賣火鍋更掙錢,于是就決定專心做鍋盔。
很多餐飲企業(yè)都在尋找好的小吃項目,其實,為了降低風險,可以仿照阿甘鍋盔的這種路徑,在已有的餐廳里測試小吃,這樣試錯成本更低,風險更小、成功概率更大。
2)挖掘正餐中有小吃潛力的菜,代表菜品“鍋包肉”
和黃燜雞、酸菜魚一樣,鍋包肉以前也是正餐里的一道菜。
它是東北正餐里的一道菜,網紅小吃品牌“親愛的鍋包YOU”把它做成了可以邊逛邊吃的小吃。
這樣就把它從大廚飯店中解放了出來,出現在了各個商超街邊店,消費者既能逛吃,又能看到明檔制作的過程。
3
餐飲做電商的機會來了!
更近,百勝中國在天貓上線“燒范兒”網店,以銷售進口牛排為主。
餐飲企業(yè)也可以嘗試做電商,抓住這個機會。
,到家服務的市場越來越成熟了。
第二,渠道費用越來越低了。以前,做零售,只能在線下鋪渠道,而進超市的渠道費比較昂貴,想進到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更是難上加難。
但現在不同了,電商來了,產品可以鋪到全國各地,渠道費用也降低了很多。
1)豐富餐飲的經營場景
餐廳的經營場景,除了傳統(tǒng)的堂食、外賣、家宴,還有電商。
2)品牌宣傳,從影響附近3公里,到影響全國
餐飲企業(yè)做電商,從品牌宣傳的角度,影響范圍變大了,因為外賣的輻射范圍是附近3公里,而電商的輻射范圍是全國。
雖然門店開不到全國13億人的家門口,但通過電商,品牌能以產品的形式抵達全國顧客的心智。
就像五芳齋的門店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地區(qū),但全國很多人都吃過他們家的粽子,也知道這個品牌。
3)利用餐廳一線的優(yōu)勢,研發(fā)出好產品
不變的是變化,未來,很多東西的邊界都會越來越模糊。
就像汽車公司現在是賣汽車的,以后可能要超服務轉變,提供出行解決方案:除了賣車,還為消費者周邊郊游、越野、旅游提供解決方案。
就像立邦漆,從只賣涂料的,轉變成提供一體化服務的,不用動家具,直接帶著涂料,上門提供一體化的刷漆服務。
餐飲企業(yè)也是如此,可以從一個賣飯的向“賣貨”的轉變。
利用餐廳的優(yōu)勢——餐廳門店處于一線,每天接待幾百個顧客,是天然的試吃場。專門研發(fā)好產品,迅速給顧客試吃,進行快速的研發(fā)迭代,自然能出好產品。
而把加工等交給第三方,產品出來后,就能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銷售。